行业资讯
资讯动态行业资讯专题研究中心公告

剖析动力电池产业:将步入“寡头时代”

2017-06-12

近期,三则重磅消息如巨石落潭,震惊动力电池行业,引发业界持续广泛的热议。

一是金沙江创投将斥资10亿美金,从日产手中购得AESC总计51%的股权;

二是全球第三大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在最近一轮私募融资时的估值已高达800亿元人民币。

全球第二大,中国最大的动力电池制造商比亚迪,其电池业务将在不久后正式拆分独立运营,届时其所生产的车用磷酸铁锂及三元锂电池或将面向市场所有车企供货。

正如莎士比亚在《暴风雨》中所说的: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种种迹象表明:2017年,多重动因促成的“洗牌模式”将被开启,九成企业或将出局,动力电池产业将告别泥沙俱下的“野蛮生长”时期,或将步入“寡头时代”。

我们对此进行深度剖析,仅供业界参考。

过剩产能难化解

产能过剩一直是近年来中国新兴产业发展的“痼疾”。产能利用情况最为直接的指标即为产能利用率(capacityutilization),被定义为长期均衡中的实际产量与最佳生产能力之间的差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数据显示,2015年以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逾40万台,2016年新能源汽车生产51.7万辆,销售50.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1.7%和53%,我国新能源车连续两年产销量居世界第一。同时,累计推广量超过了100万辆,占全球市场保有量的50%以上。中汽协预计,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或达80万辆。而按照“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当年产销200万辆以上,累计产销超过500万辆。

基于新能源整车企业销量取决于电池企业的产量,近年来,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动力电池产能也快速提升。自2015年起,动力电池迎来大规模扩产潮,如传统装备制造企业、新能源车企、互联网巨头等多路资本竞相布局,以期在高速发展的市场中抢占先机。从产能扩张来看,截至2016年年底,动力电池产业新增产能较同期增加近35GWh,总量几乎是两年前全年出货量的3倍。仅在2016年,投入动力电池领域的资金就已超过千亿元。

步入2017年,产能扩张的步伐并未停止,投身动力电池的企业呈现出更大的热情,多家动力电池企业都已经或计划上马新的生产线。

在业内看来,如果这些产能全部释放,动力电池产能将达到170GWh/年。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分析表示,就目前动力电池企业的扩产计划来看,合计产能超过了170Gwh/年,产能已经是需求量的7倍以上。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认为“如果按照电动大客车与电动乘用车1:10的市场销售比例来看,170Gwh大约可以满足年产50万辆电动大客车和500万辆电动乘用车的总需求”。根据国家到2020年的“十三五”新能源汽车规划,预测2020年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大概是71.7GWh,而安信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底动力电池行业整体产能超过80GWh,而需求量仅为28GWh。

显而易见,当下的国内动力电池的产能储备增速已远远超过销量增速。加之补贴政策趋严收紧、原材料价格上涨、主机厂喊话压价等多种因素导致行业成本空间压力激增,产能过剩或将进一步加剧。

有分析称,产能过剩成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核威胁”,且日益显现出普遍化、严重化以及持续化趋势。从微观上讲,产能过剩将直接造成企业经营状况恶化;从宏观上讲,大规模的持续产能过剩甚至可能会引发行业危机。

有专家表示,2017年将进入中国动力电池洗牌年,弱小企业被淘汰出局已成必然。

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治理寄望“白名单”

另一方面,随着主管部门提高了对电池安全、质量、性能的要求,加剧了未能达标的产品和企业被淘汰的速度,预计九成电池企业会出局,弱小企业将加速被淘汰,行业竞争壁垒会越来越高。

据悉《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简称《规范条件》)已经完成了多轮征求意见,不久将对外正式公布。相比2015年版本,本次修改版的《规范条件》中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由“不低于2亿瓦时”提高至“30亿瓦时至50亿瓦时”,提高了15倍之多。同时,规范条件将提高研发、产品性能方面的要求。加大15倍的新增产能要求对绝大多数企业而言可谓灭顶之灾。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动力电池行业鱼龙混杂、乱象丛生,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今年初,工信部部长苗圩在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就直言痛点,“我们动力电池的核心技术还没有实现革命性突破,性能还需要大幅度提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快推进。”在百人会上,苗圩说,在新能源客车、货车领域,目前已经出现结构性过剩苗头,动力电池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问题也在进一步加剧。“不仅如此,动力电池领域关键性的问题还在于技术水平偏低、电池标准缺乏。同时,还存在制造合格率低、安全差、成本高等诸多问题。”

另据数据显示,2015年至今,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新增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而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的数量也从2014年底的50家左右快速增加到2016年的接近150家,增长近3倍。新增的100多家企业中,有传统数码电池转型过来的,有从上下游延伸进入的,也有从房地产、钢铁、消防、家电等不同领域跨行过来的。这些企业大都抱着快速致富的投机目的,根本没有多少技术实力,正是因为抄袭模仿,粗制滥造,导致了低端产能过剩。加之,虚报产能、盲目扩张、低价竞争以及难以治愈的地方保护顽症,动力电池行业热潮汹涌、暗礁密布,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整个行业将面临翻船危险。

在此情况下,工信部重拳出击,即将出台的《规范条件》实属维护行业长治久安的必要之举。国轩高科总裁方建华表示,“规范条件是向整车企业开出的白名单。”动力电池企业更看重白名单的意义。按照现行政策,(动力电池企业)进入白名单是(搭配这一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获得补贴的前提条件之一。在两家性能相同的动力电池企业或动力电池产品中,进入白名单的企业或产品将更容易被新能源整车企业采购。

据了解,即将出台的《规范条件》中提高了对研发和动力电池性能的要求。在某论坛上,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在谈及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思路时表示,“(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强化对动力电池的支持。在乘用车、专用车中,专门增加了动力电池的技术指标,将新能源客车补贴方式调整为以动力电池为核心、以电池容量和电池性能为标准,更加客观的反映车辆的生产成本和技术水平。”

从客户角度分析,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目前,降低成本、技术创新成为了主机厂最关心的问题,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期,车企对配套电池企业的选择还比较分散,到目前,主机厂已经开始逐渐与动力电池企业展开深入合作,逐渐缩小配套动力电池企业的选择范围,加大对动力电池领域的投资,进入白名单的企业或产品将成为主机厂优先锁定的“朋友圈”。

巨头扩张“新版图”

目前,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的数量从2014年底的50家左右快速增加到2016年的接近150家,增长近3倍。担有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动力电池出货量达28GWh,同比增长79%,其中,比亚迪、宁德时代、沃特玛以及国轩高科动力电池出货量分别为7.4GWh、6.7GWh、2.5GWh和1.86GWh,可以看出,仅仅这四家企业的出货量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占比就达66%。

进入2017年,行业巨头们更是在提升品质,扩张高端产能方面动作频频,正凭借“规模优势+技术优势”顺势而上、脱颖而出,“寡头时代”或将到来。

动作最大的或许是比亚迪。2016年夺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比亚迪,其动力电池产量迅猛增长,2016年上半年在全球动力电池生产商产量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为特斯拉提供动力电池的松下。以磷酸铁锂见长的比亚迪今年喊出“电动?未来王朝创造”的口号,在新能源市场“称王”野心昭然。一直以来,比亚迪采取闭合垂直生产模式,电池自给自足,让一些主动上门求购电池的整车厂吃了不少闭门羹。近期,比亚迪开始重新整合调整产业链,将动力电池板块独立出来,并向其他汽车制造商供货。

作为比亚迪在国内强劲的竞争对手,宁德时代通过调整步伐逆市上扬。宁德时代凭着磷酸铁锂和三元锂两条腿走路,进入华晨宝马、吉利、北汽、广汽等车企“朋友圈”,韩国现代汽车日前也选择宁德时代作为首个中国电池供应商。为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宁德时代还与上汽成立两家合资企业,欲与主机厂优势互补掘金整个产业链。

沃特玛也在加快上下游企业抱团取暖,沃特玛创新联盟以全产业链联合抢占新能源汽车市场,现在已签订协议的城市达34个,志在未来5年把签约城市传统汽车保有量的30%由该联盟新能源汽车替代。

与此同时,珠海银隆正与格力加快电池、储能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布局。

可以预言,巨头企业在电池技术、产能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提速,将重构行业格局,行业集中度和品牌集中度的提升,必将加快推动中国动力电池业的优胜劣汰,使产业优势资源向标杆骨干企业汇聚,从而真正提振行业未来。

放眼世界,一方面,松下凭借与特斯拉的战略合作,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牢牢保持NO.1的地位,比亚迪次之,宁德时代已超越LG化学位居全球第三,加之本土优质资本的频频出击,将世界先进电池技术收入囊中,比如,前有珠海银隆早在2011年7月收购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奥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AltairNano)公司53.6%的股权,涉及总额49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25亿元),并将其钛酸锂负极材料快充技术、生产线和销售体系收入囊中。近期,金沙江创投斥资10亿美金,从日产手中购得AESC总计51%的股权。上述事实表明,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已拥有比肩世界的实力,中国力量正试图改变全球市场格局,称雄世界。

另一方面,全球动力电池路线错综复杂,各种先进技术层出不穷,续航里程达500公里以上、快充可在15甚至10分钟实现的电池技术正闯入市场。被称为新能源汽车的终极解决方案的氢燃料电池,也正在被丰田、本田等车企渐渐推向市场。此外,石墨烯电池正极力走出实验室,试图从技术和成本上一步步接近产业化。

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我们坚定地认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为本土动力电池技术创新提供了绝佳的舞台,在全球采购时代,中国动力电池业也有望率先进入全球供应链,诞生全球龙头。而承载着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使命的中国新能源车产业也必将凭借动力电池核心技术的创新与提升实现梦想、超越未来。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我们有理由相信,动力电池的中国造一定会“当惊世界殊”!


(本文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返回上一级

上一篇:新能源物流车或迎高增长 三元锂电池唱“主角”

下一篇:全国首个“变+充电站”在深圳正式投运 平均每天可满足435辆车充电

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群

9:00-18:00
020-83059876/0755-23619970

© 2017 广东新能源汽车发展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